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中央宣布: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纵的是孩子

    信息发布者:姚家岭姚电智
    2020-03-11 06:19:21   转载
    文/超妈
    来源/超级父母(ID:edu809)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业上最大的成功。
    这是一个特殊的寒假,近日,中央明确: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开学。

    在这个”超长寒假“里,自律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原本成绩一般的孩子很可能因为这个假期,明显退步。

    短短一个月,足以拉开巨大差距。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请记住: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

    01
    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还要家长做什么
    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中,不少孩子都变得懒散了。
    我们发现,孩子上网课没以前专心了,做作业也没以前用心了,每天只想赶快去玩。
    停课不停学,假期虽然延长,孩子却不能完全不学习。
    有些家长却纵容孩子不听课,不做作业,趁还有时间多玩几天。
    各位家长,请别打着“爱与自由”的幌子,却在最该教育孩子的时候“偷懒”。
    北大教育专家提醒,若父母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生终将变成悲剧。
    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却很少想过:
    正是自己的宽容,纵容了孩子的不求上进。
    孩子可以不懂事,但父母一定要懂事。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要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逼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这是父母之责任所在,更是为了孩子的一生打算。
    给孩子建立起自觉性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长期的陪伴、指导及约束。


    02
    快乐教育不是放纵教育现在努力将来才有选择
    很多父母都误会了快乐教育,然而放任式的顺其自然,只会让孩子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垫底,在学校闯祸……
    真正的快乐教育应该寓教于乐,以一种更适合孩子天性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并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曾经有一个妈妈让儿子学拉小提琴,孩子嫌累想放弃,妈妈依然严格要求,一直鼓励。
    终于,孩子坚持下来了,不仅拉得越来越好,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当他知道自己拿了第一名时,笑得无比开心,之后更加用心地学习。
    这,才是快乐教育。
    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如果家长不约束、管教孩子,孩子就没有足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只会越学越坏。

    有时候,孩子小时候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
    学习的“苦”,规则的约束,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着去承受的。
    真正的快乐教育并不意味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管教。对于孩子,该有的规矩要有,该有的能力要练。

    03
    千万别在孩子身上偷懒那会变成你最深的遗憾
    总是听到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
    “我要赚钱养活一家子,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孩子?”
    宁愿花好几百给孩子买辅导书,可没有你的辅导,孩子也不会看;
    宁愿花好几千给孩子报补习班,可没有你的督促,孩子也不会学。
    好孩子是管出来,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
    你每一次缺席孩子的教育,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不要等到孩子的教育失败了,才幡然醒悟: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对于童年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万能的,是最值得信任的,这就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等到孩子独立了,有主见了,就会和父母渐行渐远,你再想教育孩子也没有用了。
    读过这样一首小诗: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建立自尊,再决定盖房子。
    我会多用手指来画图,少用手指来指。
    我会少教训多沟通。
    我会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会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别让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成为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04
    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教育家卢梭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BBC有一则叫做《富哥哥穷弟弟》的纪录片,两兄弟在同样的家庭长大,哥哥成了名流政客,弟弟却成了流浪汉。
    原来,哥哥从小就自力更生,弟弟却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也什么都做不好。
    习惯了被呵护的孩子,不知道人世间多的是风雨。
    习惯了安逸的孩子,在舒适区里懒散成性,没有一点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当父母为孩子挡住了一切风雨,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鱼缸里的观赏鱼。
    家庭,本应该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源泉。
    我们欣慰地看到,孩子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学会了下厨,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孝顺父母,学会了沉下心来学习……
    人生没有温室,越早让孩子知道做人的道理,学会自己独立地生活,蠢材是最高级的关爱。

    05
    你若不狠心逼孩子一把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优秀
    没有无缘无故的差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学生。
    每个孩子的起点和天赋大多一样,影响他们成长速度快慢的,是父母。
    董卿自3岁起,就一直接受父亲的严格教育,不仅要早起锻炼,还要每天背成语、抄古诗、读名著。
    每次父亲在饭桌上批评她时,她总是食不知味,一边哭一边吃饭。
    可多年后,当董卿成了央视最为人熟知的主持人后,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现在再回想,觉得他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对。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狠心逼孩子一把。
    这个社会并不公平,优胜劣汰更是生存的法则。没有谁的幸运可以凭空而来,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
    在孩子放弃之前,家长都要适当逼孩子一把。因为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诲。

    与其说逼孩子一把,倒不如当做是磨炼孩子一把,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努力,才能铺就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道。

    06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人民日报》曾刊文,告诫各位家长: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父母,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和学习的榜样。
    俞敏洪说过,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复印机,那么父母就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
    复印件的成品如何,取决于原件的质量。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影响也越大。
    你的一言一行、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行、阅读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改变着孩子的人生。
    一个好习惯形成,只需要21天。
    一个孩子的蜕变,只需要一个月。
    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


    07
    再好的学校也比不上给力的家庭再好的老师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
    正所谓生的容易,养的难;养的容易,教的难。
    多少父母拼尽全力,想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交给最好的老师,接受最好的教育。
    却不知道,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自己首先要爱上学习。
    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热爱学习,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想让孩子好好做人,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
    除了知识以外,孩子学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来源于家庭与父母,包括正确的习惯、良好的品行、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安全感和幸福感等等。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业上最大的成功。
    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母亲决定了孩子的人性温度,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品格教养。
    文末点“在看”,为人父母要育人,必先育己。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与君共勉。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