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84岁钟南山再度落泪:这群人,早该被曝光了!

    信息发布者:姚家岭姚电智
    2020-02-17 07:05:00   转载

    前几天,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动情落泪。


    他的眼泪,为李文亮而流。


    “李文亮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我也觉得他是,我为他骄傲。”





    有人说:李文亮不过是普通人。


    是啊,他太“普通”了!


    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一个朋友,爱吃炸鸡,爱追剧,不满足现状却依然热爱生活。


    可所谓英雄,不就是一个又一个凡人,在危难来临时挺身而出。


    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一颗良心,有一分热,发一份光,把点点萤火汇聚成照亮人间的星河。


    李文亮走了。但英雄,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坚信,社会有光,人间值得!





    郑能量,一个26岁的湖南小伙。


    大年初一早上,和家人吃了一顿饺子,把女友送上高铁后,郑能量开着那辆“湘A”牌照的车奔向武汉。


    他临行前在朋友圈立下“生死状”:


    “知道此行凶险,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了疫区,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让它漂回湖南。”





    免费接送医护,运送医用物资,甚至把死亡患者送去殡仪馆......整整十九天,他一刻也不敢多歇。


    因为要近距离接触医患,他每天都冒着极大的风险,也曾目睹同为志愿者司机在感染病毒后去世,但他说:


    “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国难当前,能尽一己之力,死又何惧。


    所谓担当,不过是在危难中选择坚强。





    骆名良,一位普通建筑工人。


    在火神山没日没夜干了六天后,他拿到了7500元工资。


    可这笔钱还没在手里攥热乎,他就赶去了驻地附近超市,花了7558元买了145提牛奶。


    140提捐献给了附近的同济医院,还不忘硬塞给在医院门口坚守的执勤人员5提。





    为了建设火神山,本可以和家人团圆的日子,他在路边吃着年夜饭。


    在工地,他从早上7点加班到晚上11点,连厕所都是带跑,只为和时间赛跑,多挽救一个生命。


    这笔工资拿得理所应当,他却选择用它把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他说:


    "我是个手艺人,做这点微不足道的事相比他们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真的不算什么。”





    疫情面前,谁都会害怕。


    但国难当前,顾大家,才有小家!


    感谢你!为生命争分夺秒,不吝付出!





    她叫朱海秀,1997年生,护士。


    接受采访时,她正准备下午补液的用品。抬起头的瞬间,能明显看到她那因为劳累多日,两个明显的黑眼圈。


    她是瞒着家人报名的,但前几天,他们还是知道了。打电话时,爸爸哭了。


    那是22年来爸爸第一次在她面前落泪。





    当记者让她对着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时,她摆了摆手,说了句对不起:


    “我不想哭,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干不了事了。





    爸爸妈妈,被你们保护了22年的孩子长大了,可以保护世界了!


    别担心,等我!等我平安回家!





    她叫彭渝。


    作为一名军医,她瞒着家人驰援武汉,已经工作了100多个小时。不想让家人惦记,她大年三十出征时告诉他们,自己还在医院值班。


    丈夫直到看见别人发的照片,才知道她已经奔赴前线。


    为此,两人在电话里大吵一架。


    他埋怨妻子:


    为什么不顾家,一个劲地往前冲?


    连来看你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你就这样奔赴前线!


    可大吵一架也没耽误彭渝1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


    冷静之后,同为军人的丈夫给她发了一条短信: 你是我妻也是战友,盼凯旋!





    看到微信,彭渝落泪。


    她说:我们俩心灵感应是相通的。他只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在鼓励支持我。





    这场疫情之下。


    有多少人匆匆告别家人,奔赴第一线,就有多少个家庭承受着分离之痛。


    因为大爱,他们义无反顾。每一个人都是战士,为当前疫情拼着命。





    2月4日,在浙江绍兴人民医院,监控拍下了这一幕。


    一对5天没有见面的医护夫妻在隔离病房的走廊相遇。


    请问,你是陈炳吗?


    是的,你是小奇吗?


    他们通过声音和眼神认出了彼此。





    两人互相用手指了指对方,拥抱了一下,随后又继续工作。


    这一切用了不到20秒。


    然而就是这一刻,温暖了他们俩,也温暖了在疫情中有些惶惶不安的我们。


    这位连续工作48小时没回家的医生徐自强。


    趁午餐时间写了加油跑去发热门诊,看望同样在值班的儿子徐秋笔。


    父子俩隔着防护玻璃做了个手势,互相打气。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他们是父子,更是战友。 





    面对肆虐的疫情,我们都觉得活着很难。


    可这些人遇到危险却逆风而行,迎难而上。


    面对一场战争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同身受,但能感觉到爱,就是一种幸福。


    这些勇敢的人总让我们泪流满面,我们的岁月静好永远是他们拿命在披荆斩棘。





    武汉市二院呼吸科医生马蕾,连续奋战在一线10多天。


    在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她无法尽到做母亲的义务和职责,只能远远地看着孩子从车窗里向她招手。


    离孩子不过五到十米的距离,她也不敢过去抱抱孩子。


    她哭着说: 那一刻,我心如刀割。





    虽然心里难受,可她却选择转身离去,一刻也没有停留。


    可她的孩子只有1岁啊,正是需要妈妈的时候。


    深夜,在疫情一线执勤的警察突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我在你远远的地方,大概200米吧,我给你送吃的。


    他立刻表情严肃,嫌弃妻子这个时候跑来,然后告诉她放下东西要赶紧回家。


    看到妻子,他再次训斥她:你傻啊,跑这么远送过来,叫你在家好好待着。


    然后狠心地拒绝了妻子求抱的要求,甚至来不及嘘寒问暖,他和妻子的隔空见面就匆匆结束。





    陕西民警王勇,从大年三十一直奋斗在一线。


    年初十,妻子特意烧好饭菜,喊他回家吃饭。


    他却不肯进门,执意蹲在楼道里吃完,随后就返回岗位。


    家里孩子只有两岁,他怕自己身上万一沾染了病毒,传染给家人。





    人类的悲欢虽然不能相通,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渴望。


    此刻他们因为责任,离开家人,但却因为爱和惦记,要家人安然无恙。





    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共计一万元。


    而后,他朝着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国家有难,我就要出份力。


    说完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他却拒绝了。


    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是一名老党员,年轻时受资助免费上过学。


    他的家庭并不宽裕,老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四处捡些废品补贴家用。


    一万元,对于一个拾废品为生的老人来说,得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风雨,才能一点点积攒下来。


    国家有难,他却没有一丝犹豫。





    尽心为善,虽远必应。


    谢谢你,老人家。致敬,知恩者!





    四川广元,首批派往武汉的医疗援助队伍即将出发。


    丈夫站在大巴车边,大声朝着车里的妻子喊道:


    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听到没有!


    他带着哭腔,车窗里头的她也别过头去,流着泪。




    但她不是孤单的。在她身旁,还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疫情中的逆行者。


    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





    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总有一群人,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


    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


    愿平安,祝凯旋!





    正月初三下午,一位中年男子顶着寒风,踩着三轮农用车到达了医疗队住宿的武汉某酒店。


    “我是来送菜的,看到消息说医疗队在这边,希望我能尽一点心意。”


    车主秦师傅,一个左手有工伤残疾的普通菜农。


    原本在这个特殊时期,把蔬菜送到任何地方去,他都能卖一个好价钱。


    但当他听说各地的医疗队都来支援武汉,他立马筹措了24箱蔬菜,骑着三轮车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把菜送到了四十公里外的酒店。





    “不好意思,我只有这么多。我们挑的最新鲜的。”


    工作人员要买下这些蔬菜,秦师傅却坚持不要钱。


    他说:“人的生命很宝贵,医生也是。”


    回家的路要三个小时,尽管秦师傅晚上八点到家时都快冻僵了,但他依然在打听其他医疗队的住所,坚持继续送菜。





    无畏寒风,跨越四十公里,只希望冲在一线的你们劳碌一天后,吃得好一点,心里暖一点。


    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一颗炙热滚烫的真心。





    86岁老人张景道,是大庆一名退休医生。


    当看到疫情肆虐,从医四十余年的他,坐不住了。


    老人说,他是1951年为抗美援朝对抗细菌战培养出的学生,从事传染病工作43年,一生都在和传染病打交道。


    他写下一封请战书,送到卫生健康委向领导请求战疫。


    “我能做点力所能及的。我虽然岁数大了,但是我可以。”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疫情当前,医用物资紧缺。国内民众齐心协力,世界各地的华侨也想方设法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得知丽水防疫物资紧缺,赵普洲在柬埔寨四处奔走,买到了1.4万只医用口罩,第一时间寄回家乡。


    可这只是杯水车薪,口罩价格日涨,就算有钱也难找到货。


    赵普洲立刻决定:买不到,就自己产!





    他收购了柬埔寨当地的一个口罩厂,有原材料,有设备,日产10万只,只要取得手续,立刻可以投产!


    他承诺,每只口罩0.3元人民币,疫情结束前绝不涨价。


    “我不想挣这个钱,我发自于心。我一直坚持我的初心,从未改变。”





    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


    这场仗,一定赢!


    歌曲《同根》里写道:


    “这场无声战争,有的人为保全别人而牺牲,不是为了责任,只为同根。”


    如果你问我,这场仗会赢吗。


    我会笃定地告诉你:一定能!


    理由,就是每一个正在坚守着,奉献着的普通人。他们正一点一点用自己的能量,修复这场灾难带来的裂痕。


    而他们,正是亿亿万万中国人的缩影!


    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中国,更是个有无数同袍力量与信念支撑着的强大国家!


    我们是同根!一方受困,所有中国人都会陪着你走陪着你撑!


    疫情在前,一线不退,十四亿同根中国人也绝不退!


    前路有光,背后有爱,便无所畏惧!


    文末点亮“在看”!致敬!你我身边的平凡英雄!


    寒冬终将过去,愿神州大地,所盼皆所愿,所求皆所期。


    武汉,挺住!中国,能赢!


    ▍ 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